果果同学刚过5岁认为这个年龄,果果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所以他很喜欢听大人们讲话。
对于他不懂的事情,他也会积极地提出问题。
最近,他发现爸爸妈妈的讲话当中,总是出现一个他所不理解的词儿。
爸爸总爱说“这个现在便宜”,妈妈总爱说“这个太贵了”。
所以,虚心好学的果果就拉住妈妈问,“妈妈,什么叫做贵,什么叫做便宜啊?” 。
正在吐槽某品牌服装死贵死贵的妈妈愣了一下,这个我们经常说的词儿,要解释起来倒也是蛮困难的。
果果大约只能分辨出100以内数字的大小(而且还经常算错),而且,难道价格数字越小的东西就越便宜么?
财商知识问题一:那我们怎么解释对于路边便利店6元一罐的可乐,和大超市算下来只要3元一罐但是24罐一起卖的可乐,为什么要买贵的呢?
财商知识问题二:那我们怎么解释看起来明明都差不多的包包,一个要10万元,一个只要1000元,都一样可以放果果的玩具,但有些妈妈就喜欢买那个10万元的呢?
财商知识问题三:那我们怎么解释果果说要吃个冰淇淋,其实才5元,但妈妈老说太贵了,可转头妈妈去美甲店做了个500元的美甲呢?
一、大人的解释
哟,看起来,便宜和贵这件事,对果果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解释清楚啊。
不过以上问题,一个大人似乎是能解释清楚的。
财商知识问题一:
批发的价格会比零售的价格便宜,那是因为是零售商店,总体出货量比较小,所以就必须要在单个量上增加更多的毛利;
而大卖场呢,因为出货量比较大,所以可以把毛利降低一些,这样还是能维持总体的利润,薄利多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10斤大米,每斤的价格就会比只买1斤要便宜。比如果果的妈妈,有一次买了一箱化妆棉,价格就便宜很多(不过用了快半年多)。
财商知识问题二:有些商品,是有品牌溢价的。因为商品不仅仅是商品本身,可能还伴随着购买这个商品带来的心理满足感。
比如,某H牌包包,不但价格超级贵,而且还要排队,有些款式非VIP买不到。所以这个包包可能卖的就不是包包,而是“看,老娘就是比你厉害”的心理满足感。
而1000元的包包,虽然也很结实,也很美观,但是就不具备这种心理满足感,因此价格就大大不如了。
新出的车型要加价,是因为那些愿意付更多钱的用户,可以无声地向别人炫耀说“我有钱买得起你还在排队的车”。
钻戒也是如此,虽然只是个石头,可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这颗石头象征了爱情,因此就会卖特别贵。
财商知识问题三:呃,我怎么向所有的孩子解释其实妈妈是会说谎的呢。
很多时候,人说“这个太贵了”只是不愿意买的借口而已。
比如很多男生就喜欢说玫瑰花太贵了,他们也说钻戒太贵了,他们还说包包衣服鞋子都很贵。
对了对了,更过分的是,他们经常还会说:“老婆太贵了。”
二、让果果主动省钱
对于5岁的果果而言,这些理由似乎都太复杂了,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感受。
果果爱喝橙汁,甜甜的,天热的时候里面还加了很多冰块,真好喝。
平时呢,妈妈总是给他买,果果常去的儿童乐园旁边有一个鲜榨果汁店,果果同学知道价格,15元。
有一天周末,妈妈带果果去了另外一个很大很好玩的儿童乐园,果果玩了一会儿口渴了,想要喝橙汁。妈妈一看价格,哟,居然要40元。
“实在太贵了”,妈妈脱口而出。
“为什么你说太贵了呀?”果果问。
当妈的想解释40比15数字大所以贵,这个当然很简单,不过不能让他有切肤之痛,于是眉头一转,计上心来。
“果果,40比15大多少啊?”
“嗯——”(算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他老人家还没学会呢)
“妈妈告诉你,多25元。”
“没关系啊,我现在嘴巴实在干死了!” (老母亲水湄想:我就知道你是这种回答)
“这样哦,因为一般来说,橙汁是15元,所以妈妈只能出15元。但15元在这里买不了,当中这个差的25元呢,就要从你存折里扣了。”
果果有一本小存折,现在的规则是如果妈妈给他念一本书就累计1元,如果他自己念(要复述故事)就算3元,如果他给妹妹讲故事,也算3元,如果这些是英文书,那么就加两倍。
总而言之,他辛苦攒了不少日子,只攒了30元,前阵子吃巧克力花了5元,现在只剩下25元了。
因为这25元是他辛苦给妹妹讲财商故事,或是给妈妈讲故事攒下来的,他分外珍惜,平时一般很少动用。这次为了橙汁一下子要花光了,他实在有些不舍得。
于是,果果大人果断地选择了旁边5元一瓶的水,毕竟,这可是妈妈付钱的,不需要动他的私人小金库。
当然妈妈也很愿意,毕竟,妈妈也省下来了10元钱呢!
至于不仅能省钱,而且还给果果上了一堂节约用钱和辨别便宜和贵的财商思维课,那这瓶水的价格简直可以说是相当相当便宜了!
5岁就应该接受财商教育,是想把一些比较难懂的经济学和投资学的知识,浅显易懂地讲出来,所以对象设定为目前只有5岁的果果同学。
- 财商教授
- 请关注微信
-
- 世界财商网
- 请关注公众号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