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国青少儿财商教育现状
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FQ)是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是关于理财的智慧。笔者总结为认识财富、管理财富、创造财富的能力。
近年来关于少儿财商教育研究、但是这些至今没有促使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发展我国青少年财商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文件,如教育目标、课程内容与形式、教育计划等,把普及性财商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战略中。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课程对财商略有涉及。到金钱的问题,培养年轻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创业观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等相关知识。但是此内容也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教授,而非针对财商的培养。
目前有些金融机构开展财商教育活动,但目的都是借助其噱头圈主客户,没有实质财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内容。
在我国,“以商贾为下,以财利为耻”的传统思想至今仍然存在。在家长眼里,孩子应该是一片“净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问题代为操劳,或则认为在走上社会后自然就会解决。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家长本身的知识水平,也就难有财商教育的家庭空间和氛围。
二、国外青少儿财商教育教育现状
据资料显示,鉴于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财商教育纳入到青少年财商教育体系之中。在美国,绝大多数州政府先后采取了在中小学开设经济学和理财教育课的政策。财商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走进美国中小学课堂,学校为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了系统的财商知识教育课程。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保障财商教育的顺利进行,美国的父母把财商教育称为“从3 岁开始的幸福人生计划”。
在英国, 英国政府规定必须对4-19 岁的中小学生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开始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必修财商课程,系统地对中小学生加以财商训练。
在以色列,财商教育更是从幼小时代便开始渗透到了学生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以色列对学生的延迟享受教育、创业教育等财商教育方式在世界享有盛名。中国的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已决定于2013年将财商教育内容列入高考必考内容……社会的发展已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感到了财商教育的紧迫性。
三、财商教育引发各界关注
校园的借贷丑闻,以及社会中不断有投资者上当受骗,引发各界对国民进行财商教育的意识与行动。
不仅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还提倡高校开设金融学、网络安全学等相关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
在80后的家长中也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传授相关财商知识。在部分家长交流论坛,兴起儿童财商教育的讨论。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将深入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学习相应的金融知识,提高财商,才能正确认识,利用金融工具,提升生活品质,避免陷入金融骗局。
- 财商教授
- 请关注微信
-
- 世界财商网
- 请关注公众号
-
评论